浙财大公管学院十年耕耘再出发 聚焦绿色治理共谋公共管理学科新未来
2025年11月8日,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迎来建院十周年重要时刻,“绿色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研讨会暨公共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论坛”同步启幕。这场汇聚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100余所高校权威专家的学术盛会,在杭州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公共管理未来的思想碰撞。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何贤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公共管理学院十年耕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面向未来,学院要紧扣时代脉搏,持续优化学科体系,强化服务能力,为地方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句华教授指出,浙江作为改革前沿阵地,为公共管理学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中山大学谭安奎教授强调,MPA教育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应加强其战略定位。南京农业大学欧名豪教授建议,学院应充分利用浙江“重要窗口”优势,拓展实践育人,让学生在真实治理场景中锻炼成长。清华大学朱旭峰教授用“独行快,众行远”形容高校协作的重要性,期待与浙财大公管学院深化合作,共育英才。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强调要系统把握“事理-机理-管理-治理”的研究脉络;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倡导强化“问题意识”,深耕本土实践;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公共治理;复旦大学桑玉成教授则提醒要警惕技术风险,坚守以人为本;西安交通大学李树茁教授提出应构建知识协同体系,强化学科交叉生态,以支撑智能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集美大学黄新华副校长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深化中国特色治理制度的学理阐释;东北大学张雷教授表示,城乡公共治理研究正从空间治理向数字治理跃迁,学界要积极构建学科共同体服务治理现代化。
本次论坛还设立了三场专题圆桌会议和四场平行论坛,围绕“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数智时代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院长和专家,共同探寻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新路径。
十年磨一剑,整装再出发。站在新起点上,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跨学科融合与育人机制创新,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高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展现“浙财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