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学专业教学数字化的一次尝试
9月17日,金水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董延伟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讲解数字检察大模型“金检之翼”运行情况,使学生们对“四大检察数治管理”、“大数据类案监督”等数字检察具体实践有了深入、具体了解,学生们对数字检察以及数字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等专业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

董延伟主任为学生讲解“金检之翼”数字检察大模型
这次教学活动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数字法学与智慧水法实验教学课程建设”(2024SJGLX0342)系列课程实践的一部分。“数字法学与智慧水法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兰考县人民检察院、广东华商(郑州)律师事务所联合申报、共同建设的高校法学教学教改项目。
项目在《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指导下,坚持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要求贯彻到具体的法学课程教学之中。项目组在华北水利水电法学院智慧法学教室建设基础上,在数字法学课程框架内开展智慧水法、数字检察、人工智能立法、数字知识产权等微课程建设。借助数字手段辅助教学,线上听审、远程教学、师生交互,邀请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专业指导,不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宋甲楠老师带领学生研讨水环境公益诉讼
项目组坚持数字法学教学同水利行业特色相结合,在课程内容方面设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数字水法、水环境公益诉讼等专题内容,突出了项目的专业性、实践性。

冯涛老师为学生讲授水行政执法数字化专题
系列课程实践在数字法学框架内展开,为创新法学课程教学数字化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项目组还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管理、答疑辅导等场景中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开展智能学情分析、学习动态跟踪,将其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是法学教学从“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变、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转变的有益尝试。(供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吴礼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