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铸就职教报国时代新人

2025-11-05 14:52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高职院校这片培育大国工匠的沃土上,伟大抗战精神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学子成长之路,赋予其攻坚克难、技能报国的磅礴力量。面对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将伟大抗战精神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砥砺担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之举。

一、筑牢信仰根基,驱散成长迷雾

高职院校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首在固本培元,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锚定人生航向。要深化史实认知,廓清思想迷雾。将权威抗战史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使学生深刻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内涵。要“活化历史载体,打造沉浸课堂”。充分利用校内外红色资源,组织参观抗战纪念馆、寻访本地抗战遗迹;在重大纪念日庄严举行公祭、升旗、宣誓仪式,邀请抗战老兵后代、研究专家进校园,让历史可触可感、直抵心灵。要创新传播形式,讲好英雄故事。鼓励师生创作微电影、动漫、话剧等文艺作品,再现抗战英模事迹;利用校园媒体矩阵开设专题专栏,推送史料解读、英雄故事,使伟大抗战精神在校园网络空间焕发新生。

二、深植职教沃土,激荡报国情怀

将伟大抗战精神与职业教育特质相融合,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要融入教学实践,涵养工匠之魂。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嵌入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军工技术攻关等案例,引导学生体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气概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在统一,将个人技艺提升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要丰富第二课堂,强化情感体验。广泛开展“抗战歌曲传唱”、“红色经典诵读”、“抗战主题板报设计”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重走抗战路暑期社会实践、赴革命老区开展技术志愿服务,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升华爱国情感。要选树时代榜样,引领价值追求。大力宣传在技术突破、抢险救灾、乡村振兴中涌现的优秀校友和行业模范,揭示其精神品质与伟大抗战精神一脉相承,激励学生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转化为刻苦学习、技能报国的实际行动。

三、赋能奋斗实践,淬炼时代栋梁

推动伟大抗战精神从价值引领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的强大动能。要砥砺攻坚锐气,勇攀技能高峰。教育引导学生以“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直面学习难关和技术瓶颈,在实训操作、技能大赛中敢闯敢试、追求卓越;以“自力更生”的坚韧信念,积极投身“卡脖子”技术相关领域的学习探索,立志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智慧。要“强化责任担当,服务社会发展”。将“守望相助、甘于奉献”的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志愿服务,鼓励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参与社区治理、便民服务、科普宣传;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品格,在服务社会中体现价值。要“凝聚团结力量,共筑复兴梦想”。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载体,强化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硬道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展现职教学子的风采与担当。

四、矢志薪火相传,谱写青春华章

伟大抗战精神是高职学子成长成才的宝贵精神滋养,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以信念之光指引人生道路,使学生在伟大抗战精神感召下,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信心决心。要以斗争之志应对风险挑战,培养学生面对学业压力、职业竞争乃至国际风云变幻时,始终保持“不畏强暴、敢于胜利”的昂扬锐气。要以团结之力汇聚奋进洪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画出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要以自强之魂塑造职业风骨,激励学生传承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勇于在职业领域开拓创新,肩负起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时代使命。

通过以上路径,让伟大抗战精神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董丽秀)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