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国家急需技术转移“关键人”,上海交大 MTT硕士成“政策红利专业”

2025-10-21 15:36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技术转移不是简单的成果转化,而是为技术寻找产业应用场景的过程,只有找到合适的市场场景,技术才能真正赋能经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陈建科一语道破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的核心价值。这个成立于2021年的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今年首次推出全日制培养方案,标志着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紧缺人才培养步入系统化、规模化新阶段。

技术转移:打通科技战略的“最后一公里”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同时指出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陈建科指出,面对传统增长动能减弱的宏观背景,科技创新已成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路径。而技术转移,正是连接科研与产业、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担着科技战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使命。

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务院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将技术要素列为五大要素之一,明确提出要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培养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教育部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也鼓励高校设立交叉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海交通大学MTT项目正是在这一政策东风下应运而生,成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上海实践:闵行区政策加持,打造成果转化示范区

2025年,上海闵行区推出多项力度空前的科创人才扶持政策:实施“春申人才计划”,为符合条件的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最高400万元购房补贴及2万元/月租房补贴;对技术转移硕士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给予最高5万元安居资助、最长3年免费办公空间及低租金公寓等。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给予成果转化项目最高5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科研人员报考科创领域课程,按学费50%给予资助;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可获最高30万元支持。对青年创业项目,提供最高5万元支持及最高1000万元人才信用贷和3000万元企业信用贷,全方位助力科创人才扎根闵行。

这一系列政策为MTT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区域支撑,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成果转化人才的高度重视。闵行区作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聚集了上海交大等顶尖高校资源,拥有紫竹高新区、零号湾等一批国家级孵化平台,为技术转移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MTT项目:聚焦“四类合伙人”,构建“五力模型”

据陈建科介绍,MTT项目面向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四类关键人群: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人员、科技创业者、大型企业技术高管以及科学家合伙人。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技术战略规划、科创融资、前沿技术商业化等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与传统MBA、EMBA项目不同,MTT项目构建了以“懂技术、懂市场、懂金融、懂法律、懂管理”为核心的“五力模型”,突出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特色。课程设置上,项目采用“双师资”模式,由上海交大资深教授与行业专家联合授课,确保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完美结合。例如,《科创领导力》课程由交大井润田教授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共同执教;《科技成果转化实务》则邀请来自华为、阿里、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的高管参与教学,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产业洞见。

实践教学是MTT项目的一大特色。项目将超过三分之一的学分用于实践环节,包括企业田野调查、创新训练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战等。学员需要参与真实项目的转化过程,从专利评估、市场调研到商业计划书撰写、融资对接,进行全流程实操训练,最终通过“转化大赛”进行成果验收。部分优秀项目还可获得政府引导基金或产业资本的投资支持。

全日制项目启动:选拔机制优化,面向更年轻群体

2025年起,MTT项目正式推出全日制培养模式,面向希望深度参与科创实践、实现职业转型的年轻群体。与非全日制项目不同,全日制班采用上海交大自主命题的招生考试,笔试环节不再考查传统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计算,而是通过案例分析、技术转移基础与综合能力测试,重点考察考生的行业洞察力、技术理解力和商业转化潜力。

“我们希望通过更科学的选拔机制,吸引那些真正具备产业经验、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热情的人才。”陈建科表示,改革后的考试形式更贴近技术转移工作的实际需求,尤其适合有技术背景、创业经历或投资经验的候选人。全日制项目也为学员提供了更为集中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便于其全身心投入到项目训练与生态建设中。

此外,上海交大还为全日制学员提供住宿、奖学金及科研助理岗位,减轻其学习期间的经济压力,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脱产深造,投身科技成果转化事业。

产教融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基础设施”

MTT项目依托上海交大强大的科研与产业资源,已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月举办“转化工坊”“月度路演”等活动,为学员提供与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部分学员在课程期间即与科研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成果产业化进程。

对于有意报考MTT项目的学子,陈建科建议可先通过参与项目的“科创训练营”进行深度体验:“三天两晚的沉浸式学习,不仅能系统理解‘五力模型’精髓,优秀学员还可获得工信部认证的技术经理人证书。”

“科创是未来三十年最大的时代红利,而技术转移正是红利释放的开关。”陈建科强调,MTT项目不仅是一个学位项目,更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人才基础设施”。他呼吁更多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的人士加入其中,成为推动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共同书写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