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展示月”系列活动

2025-09-30 13:43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9月,学校多措并举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展示月”系列活动,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全校师生在同一面国旗下、同一场思政课、同一部红色剧本里,完成了一次“认同升级”。

党委领学引方向,把稳民族团结“方向盘”

9月15日,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饶勇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会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融入党建工作、思政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把紧“方向盘”,站稳政治立场。要搭好“连心桥”,促进团结融合。要种好责任田,推动学校发展。要传递“正能量”,讲好团结故事。

image.png

座谈交流促交融,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9月26日,学校统战部组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座谈会,为来自不同民族的师生搭建了深入交流、增进理解的桥梁。与会师生共同学习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分享入校后的学习生活感受,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座谈会促进了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大家从踏入校园伊始就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构建互嵌互助、和谐共进的校园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铭记历史强认同,熔铸爱国担当“民族魂”

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9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升旗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活动中讲述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微课,激发了师生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铭记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学校还举办了一系列历史纪念活动,包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沙龙活动,组织师生赴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重温铁军历史”实践教学等。这些活动引导师生从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强化国家认同和民族情感,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局面。

image.png

创新思政润心田,赓续血脉相承“基因红”

学校着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入脑入心,把思政课搬上舞台,让历史“活”起来、让理论“热”起来,与红星艺术团联手打造的“红色精神永传承接续奋斗向未来”情景式思政课,使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情景式思政课突破了“一支粉笔、一本讲义”的传统教学模式,借助舞台艺术、情景再现、音乐舞蹈等多元形式,融合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构建出可听、可看、可感的立体课堂,使学生从“被动听”转为“主动看”,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情感共鸣,激励广大师生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者,为实现共同梦想而接续奋斗。

image.png

安全护航成长路,夯实和谐稳定“奠基石”

学校将校园安全稳定视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邀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陈勇琦团队开展的“迈好人生第一步”安全教育公开课,不仅提升了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更传递了守护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在革命圣地井冈山的红色热土上,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饶勇把“第一课”搬上“云端”与“红土”交汇的讲台,以《直挂云帆济沧海——做新时代江软青春先锋》为题,为井冈山校区的2025级新生讲授了一堂深刻而富有激情的第一课。这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负责与关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可或缺的现实基础。

image.png

以赛促教强认同,凝聚团结思想“共同体”

学校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全面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了开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集体备课会,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持续用力,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在2025年“石榴花开,赣教风采”江西省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展示活动》(本科院校组)中,郑威、陈清华两位老师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在2025年江西省教育系统“同心‘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展示活动(高校组)中,李婷老师获三等奖。

image.png

本次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学校认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想引领、历史教育、文化传承、安全服务的全过程,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校园场域,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精神动力。(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