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高职院校数字化财经人才培养三维能力体系研究

2025-09-29 14:59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各行各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财经领域亦不例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财经业务深度融合,催生出全新的业态与模式,传统财经人才已难以满足行业的进阶需求。2024年《中国财经人才数字化能力调研报告》显示:83.6%的企业要求财经人员具备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但仅45%的应届生能独立完成财务数据分析。在风险管控领域,78%的企业因合规问题遭受年均损失超120万元,凸显风控能力缺口[1]。某制造业企业引入具备数字化风控能力的财经人才后,税务风险发生率下降37%,资金周转效率提升22%[2]。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对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不得不做出革新,数字化财经人才“财经核心能力为基、数字技术能力为翼、综合应用能力为核”的三维能力体系应运而生。这一体系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教育理念更新以及职业需求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4][5] 。

一、核心财经专业能力(基础层)

核心财经专业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根基,确保专业领域的专业性不弱化。要求高职财经人才掌握传统财经核心知识,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务、金融市场等基础理论,能完成账务处理、报表编制、成本核算等基础工作[6]

能力描述:一是具备财经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能基于财务数据(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为管理层提供成本控制、投融资决策的专业建议。二是熟悉行业合规与风险管控。了解财经领域相关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税法》)及监管要求,能识别财务风险(如资金风险、税务风险)并提出防控方案。

二、关键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工具层)

关键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是区别于传统财经人才的核心,聚焦“用技术提效、用数据赋能”。[7]

    能力描述:一是数字化工具操作能力。要求熟练使用财经类数字化软件,如财务ERP系统、税务申报系统、财务机器人RPA等软件,能通过工具自动化处理重复性工作(发票核验、凭证录入等),企业应用财务机器人(RPA)后,凭证处理耗时从平均45分钟/单缩短至8分钟,错误率下降90%[8]。二是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掌握基础数据工具(Excel高级功能、SQL数据查询等),能从海量财经数据(销售数据、成本数据等)中提取关键信息。2023年高职院校调研显示,仅32%的财经专业开设SQL/Tableau课程,而企业需求率达89%[9];具备数据可视化能力(用Tableau/Power BI制作财务分析报表),清晰呈现数据结论。三是数字技术认知与应用能力。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财经领域的应用场景,如区块链用于供应链金融、AI用于智能风控等场景;以及能结合业务需求提出技术应用方案,如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企业资金流等场景。

三、综合跨界应用能力(融合层)

综合跨界应用能力是数字化场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技术与财经的深度融合、专业与场景的联动”。

能力描述:一是业财融合与场景落地能力,能打通“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从业务视角解读财务问题,如通过销售数据异常分析市场风险,并将数字化财经方案落地到具体业务场景。二是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新挑战,如税务数字化合规需求,能主动探索新方法,利用跨境税务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申报等,而非局限于传统流程。三是沟通协作与持续学习能力。能与数字技术团队有效沟通财经需求,如明确财务系统的功能开发方向,同时持续学习新的数字技术和财经政策,在RPA进阶操作、数字化税务新政等场景中均有相应需求,以适应行业快速变化。某电商企业通过培养“财经+技术”复合人才,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系统实时对接,库存周转率提升30%,年度运营成本降低1800万元[10]。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参与“企业真数据”实训项目的学生,起薪较传统培养模式高26%,岗位适配度提升40%[11]

四、数字化财经人才三维能力体系应用实践

作为聚焦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国家双高专业群立项建设高职院校,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围绕三维能力体系,构建“岗位谱系 +三维能力”的数字化财经人才培养新模式[12]

一是创新建立“业务场景+财务数据+数字技术”三维融合培养体系[13]。以真实业财融合场景为载体,设计模块化项目课程,将核心财经专业能力、关键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跨界应用能力培养有机贯通。二是建立"动态更新、产教协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机制。创建"产业技术发展-教学资源更新"联动机制。依托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应用,构建持续更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三是实施“双师双能、校企协同”的师资队伍赋能计划。构建“技术应用+教学融合”双能力提升体系。针对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与融合教学能力双重需求,设计系统化赋能方案。四是打造“真实数据、实战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企业真数据+教学真项目+岗位真实践”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突破数据安全壁垒,构建渐进式实战训练系统。五是建立“数据驱动、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反馈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监测评估,形成闭环管理。        

五、结语

高职院校数字化财经人才培养三维能力体系,既是对数字经济时代财经人才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高职院校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实践表明,只有将“财经基础、数字工具、跨界融合”三者有机结合,通过课程、实训、校企协同的联动发力,才能培养出“懂财经、会技术、能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未来,随着数字技术在财经领域的进一步渗透,高职院校还需持续优化三维能力体系的内容与落地路径,动态调整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让人才培养始终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财经技能人才。(杨毅 符刚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会计学会.中国财经人才数字化能力调研报告(2024)[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4.

[2] 张伟,李晓峰.制造业税务风控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J].税务研究, 2024(03): 88-94.

[3]李红梅,王建国。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能力重构与培养路径 [J].职业技术教育,2023, 44 (26): 38-43.

[4]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与财经人才发展报告 (2023)[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22〕3号)[Z]. 2022.

[6]张莉,刘军。财务机器人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J].会计之友,2022, (15): 156-160.

[7]陈雪峰,赵亮。大数据分析在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 22 (04): 65-71.

[8] 德勤中国.财务机器人应用效能白皮书(2023)[R].上海:德勤出版社, 2023.

[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财经类专业数字化教学现状调查报告[Z]. 2023.

[10] 刘洋,陈思.业财融合对电商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机制[J].管理世界, 2024, 40(05): 102-115.

[11]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数字化财经人才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3)[R].成都:川财出版社, 2023.

[12]刘敏,周伟。川渝地区数字财经产教联盟建设实践与启示 [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 34 (01): 1-6.

[13]王婷。业财融合视角下高职数字化财经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4.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