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创新绿能启新程 匠心筑梦育人才——记北方工业大学电力电子课程群教学团队

2025-09-19 15:02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0年9月,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当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导致气候变暖的局势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战略。在这场“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一支扎根首都、辐射全国的教学团队——北方工业大学电力电子课程群教学团队,在团队负责人周京华教授的带领下,在能源革命的新时代,正以科研为帆、育人为桨,在“双碳”战略的蓝海中破浪前行,围绕电气、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对人才的核心需求,在新能源革命的疆场开辟出一条贯通产学研的绿色之路。

作为北方工业大学电力电子课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负责人,周京华教授带领团队立下誓言:“绿电铸魂,智网强基;科教导航,产教深耕”。多年来,团队始终秉持“科技报国、立德树人”的初心,以“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应用致远”为路径,构建起贯通本研的电力电子人才培养体系,用智慧与力量书写着新时代能源创新的华章。

image.png

立德树人铸师魂 三维联动育英才

在“双碳”目标下,电力电子课程群教学团队构建了“理论-实践-应用”三维联动课程群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为标杆,将电力电子技术深度融入本研教学,通过“精于理论、善于实践、适于应用”的分层设计,打破课程壁垒,实现知识从基础到前沿的渐进式渗透。

“理论为骨,实践为脉,应用为血”,教学团队构建的“三联动”电力电子课程群体系的核心理念。团队直面传统工科教育三大痛点:理论实践脱节、课程衔接薄弱、创新载体缺失,以“破孤岛、强连接”为矛,构建起贯通本硕的立体化教学网络。

电力电子课程群教学团队以“本科夯基、硕士拓新”为脉络,打造了10门核心课程组成的立体化课程群。在本科阶段,通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结合模块化实验平台开展硬件在环仿真;在研究生阶段,聚焦新能源并网、储能等前沿领域,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形成“基础理论-实验实践-产业应用”的进阶链条。

团队主编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教程》《电机与拖动基础及MATLAB仿真》等教材,《电机与拖动基础及MATLAB仿真》《开关变换器建模与控制》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

课程群线上资源方面,团队建设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智慧树课程覆盖全国多所高校,哔哩哔哩账号账号粉丝突破1.2万人,累计观看超60万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服务本科生360余人,AI智慧实验云课堂实现数智化管理,构建起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新生态。

教学团队实践育人硕果满枝,研制的模块化积木式电力电子实验平台,将企业真实场景转化为600余套实训设备,推广至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4所高校,服务学生逾10万人。学生得以在此沃土上绽放光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奖项36项,包括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电源类竞赛奖项占北京市高校总获奖数的12%,居区域前列。

近年来,团队的教学成果服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储能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硕士学科,年均培养本科生340人、硕士研究生145人。更令团队自豪的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就业率超80%,在63所高校中高居第二,成为能源领域的中坚力量。

科研攻坚破难题 四象五层谱新篇

科研反哺教学,让课堂对接产业最前沿。团队主持的“园区智能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获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被鉴定为“国际领先”。项目中的大功率并网装置、储能变流器等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案例。团队与海博思创等储能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将京东方、北汽福田打造成教育部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直面“光伏并网”“储能调度”等真实课题。

“科产双融破壁垒,虚实结合育新才”,近年来,团队积极与电力电子、新能源以及储能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将行业发展、科研成果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建立教学体系“传感器”,实现科教、产教双融合。团队“虚实”结合,在“虚”的方面数智技术赋能,开发了数字仿真、虚拟仿真、AI教学与管理、线上慕课、VR实验装置等数字化与智能化教学资源;在“实”的方面重构实践教学,研制了新型模块化、积木式电力电子实训平台,开发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实验,实践内容与企业真实需求同频共振。建立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横轴、“虚拟资源+实体平台”为纵轴的电力电子课程群“科产双融、虚实结合”四象限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构建系统化工程认知,提升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注入了硬核动能。

教学团队还提出了“势-道-法-术-器”五层次思政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势”的思政教学根本目的,追求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为“道”的思政教学最高境界,遵循以育德于教、寓教于乐为“法”的思政教学基本原则,打磨以画龙点睛法、远淡近浓法为“术”的思政教学普适方法,开发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器”的思政教学创新工具,将低碳能源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势立人,道明向,法立本,术立策,器成事”——这五层思政理念如清泉渗透专业教育,实现了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达成学生能力培养与品格塑造的知行合一。

苍穹之下,电流无声奔涌;讲台之上,智慧火花迸射。北方工业大学电力电子课程群教学团队用一项项标杆工程诠释着“科技报国”的使命,这支团队构建的“三维夯基、四象限赋能、五层铸魂”的教学体系,已经在全国推广,培训的电源工程师超5500人,为能源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双碳”之路无终途,面向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双碳”战略为指引,以创新做科研,以匠心育英才,为神州大地点亮永续之光。正如实验室墙上镌刻的誓言:“以电为笔,绘就绿色山河;以梦为马,不负时代重托。”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