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三措并举织密就业保障网 赋能学子逐梦金融职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试金石”。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立足行业需求、聚焦学生发展,以“源头筑基、精准赋能、合力护航”为核心,打出就业工作“组合拳”,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交出了一份“稳就业、优就业”的亮眼答卷。
一、源头筑基:以“产教融合”校准人才培养方向
学院紧扣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行业新趋势,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深度绑定。在课程体系上,增设《碳金融理论与实务》《机器学习与实证金融》《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课程,设立CFA方向班,让课堂教学对接职场需求;在实践环节,与16家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共建实习基地,100余名学生通过一年企业实习积累实战经验,实习转就业转化率达45%;在能力提升上,以“竞赛促就业”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绿色金融创新挑战赛、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凭借专业能力获头部金融机构优先录用,竞赛获奖学生就业率达100%。
二、精准赋能:以“分类指导”破解就业痛点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的就业需求,学院推出“全周期、个性化”就业服务。分年级构建“认知-规划-实习-求职”成长链条:大一开展“金融行业认知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全貌;大二组织“职业规划工作坊”,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大三启动“实习推荐专项”,为学生搭建实践桥梁;大四提供“一对一求职辅导”,精准解决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问题。
对考研失利、家庭经济困难等就业重点群体,学院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提供“岗位推送+简历打磨+模拟面试”组合帮扶,联合校友企业设立“就业帮扶岗”,12名困难学生通过专项帮扶成功入职理想企业。同时,学院打造“校招+校友+线上”三维就业渠道,每年邀请40余家企业进校揽才,依托校友资源发布“内部推荐岗位”,年均为学生提供优质岗位200余个。
三、合力护航:以“多方联动”筑牢就业保障
学院构建“校内协同、校企合作、家校共育”三维联动机制,凝聚就业工作合力。校内建立“学院-系部-辅导员-专业导师”四级工作体系,辅导员跟踪就业进展,专业导师结合学生特长推荐岗位,系部统筹资源,学院定期推进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校企合作方面,每年校院领导带队走访30余家企业开拓就业岗位,学院与16家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共建实习基地,邀请企业专家开展求职讲座;家校沟通上,通过家长会、家校群等渠道传递就业政策,反馈学生求职动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就业选择,形成“家校同心促就业”的良好氛围。
未来,金融学院将持续优化就业工作模式,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拓展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就业渠道,推动就业工作从“保就业”向“优就业”升级,为国家金融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助力学子在金融职场实现人生价值。(撰稿: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汪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