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筑牢教育强国之基:探索师范生混合式教学能力培养新路径

2025-09-09 15:46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正迎来深刻变革。近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洛阳师范学院实施的2025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师范生混合式教学能力精准培育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试点完成,进入结项阶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该项目以服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宗旨,紧扣“互联网+教育”发展需求,致力于破解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实践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构建适应“互联网+教育”需求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标准与评价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河南省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从而推动了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助力我国教师教育培训步入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image.png

项目主持人、洛阳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青年教师贾俊奇指出,目前师范生的培养体系存在三大短板:一是缺乏客观量化的培育标准,导致各院校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二是现有评价体系片面松散,多依赖指导教师的主观经验,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培养内容与“互联网+教育”的现实需求脱节,研究多聚焦在职教师,对师范生这一职前群体关注不足。

image.png

该研究项目旨在构建一套契合“互联网+教育”时代要求的师范生混合式教学能力精准培育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团队汇聚高校理论研究者与一线基础教育名师,创新采用“高校—中小学”协同攻关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研发合力。项目依托洛阳师范学院师范教育传统优势,结合河南省基础教育实际,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确保成果既体现先进性,又具有实践性。

image.png

该项目意义深远,在微观层面,为师范生专业成长提供精准导航,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宏观层面,服务于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特别是通过提升乡村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助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教育新动能。项目成果的实施助力提升基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人才支持,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助力实现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出,该项目的推广将产生多重效益:一是有助于提升师范生数字化教学能力,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二是有利于推动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人才保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该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其研究成果将对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提升教师培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为我国教师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李霜龙)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