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途筑梦,“浙”里“金”光——中南大金融学子探寻红色金融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生乐学行远党支部组建红色金融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赴浙江杭州开展系列调研,重走红色金融路,探讨浙江以红色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民营经济从传统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蝶变升级的深耕之路。
图1:调研团赴浙江工商大学进行交流参访
干在前列永无止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院长吕勇斌带领调研团成员与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泰隆金融学院一行深入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泰隆商业银行杭州分行钱塘支行、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等地开展系列调研采访。调研团成员深刻了解到浙江二十余年间将“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红色金融驱动新质生产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智慧。
图2:调研团成员赴杭州百江液化气有限公司、平安银行杭州分行
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红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成为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作为燃气经营企业,燃气安全保障不是社会责任,而是义务。”杭州百江液化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恩扬如此解释民营能源企业如何通过智能手段筑牢燃气流转安全防线,并在数字化转型中激发行业新的澎湃动能。平安银行杭州分行在高质量党建的统领下,将地方特色与总行战略相结合。在数智化风控与供应链金融的靶向发力中,杭州分行为绍兴纺织印染业、台州生物医药产业等本土特色产业带持续提供精准、灵活的金融支持,在红色金融的源头活水下持续浸润金融“五篇大文章”。
图3:调研团成员赴钱塘区政务服务中心
勇立潮头方显担当。调研团与钱塘区财政局工作人员访谈时了解到,政府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八大板块”,实现对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全周期需求的精准覆盖,以企业画像,赛马机制等数字化工具激活区域经济内生动力,同时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推动资金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作为“八八战略”重要实践地,钱塘区以政务服务中心为枢纽,多项举措协同发力,显著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和产业支持精准度,形成可推广的“钱塘经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在这趟廿载深耕中,我深刻感受到‘八八战略’这一思想宝库和精神财富如何与红色金融的血脉相融,共同推动浙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它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激励我们青年一代牢记使命、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生乐学行远党支部陈实同志提到。未来红色金融调研团将继续以红色金融为基石,以学术实践为助力,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作为湖北省第一家“红色金融教育基地”,未来将继续传承学校“由党创办、建校为党、成长为国、发展为人民”的红色基因,深入推进红色金融教育,将红色文化全面融入育人全过程,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金融教育品牌。(撰文:陈实、汤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