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三大战役路,青春筑梦新征程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红律先锋传星火”实践团于7月,开展了以“重走三大战役路,青春筑梦新征程”为主题的沉浸式红色研学之旅。他们跨越时空坐标,探寻胜利密码,汲取奋进力量。
平津故地:感悟战略智慧,缅怀热血牺牲
实践团的首站抵达天津——平津战役的核心区域。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在队员面前徐徐展开。团队成员王心梅依托前期精心整理的资料,化身讲解员,系统梳理了战役的背景、进程与深远意义。透过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文和动态沙盘,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保护古都北平(今北京)所展现的高瞻远瞩。
随后,团队探访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在这座简朴而厚重的院落中,赵康萍同学接过讲解接力棒,结合现场环境,生动再现当年的决策细节与历史故事。队员们仿佛触摸到历史的脉动,置身于决战前夕紧张而坚定的氛围中,对革命先辈的指挥艺术和坚定信念肃然起敬。
最为庄严的一站是天津市烈士陵园。这里安息着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实践团举行了肃穆的缅怀仪式,全体肃立默哀,仔细擦拭墓碑、敬献祭品,在苍松翠柏间静读碑文。先烈们矢志不渝的信仰与视死如归的勇气,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队员。
淮海新篇:体悟人民伟力,践行时代担当
实践团的第二站深入淮海战役的核心区域——徐州与淮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李廉杰同学担任主讲,系统解析了这场战略决战的全过程。借助馆内珍贵的文物、震撼影像与动态沙盘,他生动阐释了“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这一深刻主题。队员们深切体会到,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是人民群众心向革命的伟大见证,正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此后,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北市未成年人矫治基地与烈山区社区矫正中心,开展了一次特殊而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队员们不仅发放宣传材料、整理档案,还协助矫正对象共读淮海战役相关书籍,引导他们从革命历史和牺牲精神中汲取正向能量;辅助使用心理宣泄室,帮助其以健康方式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并参与组织扫墓活动,让矫正对象在烈士陵园亲身感受历史厚重与和平珍贵,从而反思自我、展望未来。通过这一实践,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红色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创造性运用,深化了对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教化引领作用的理解。
辽沈大地:追寻英烈足迹,铸就精神丰碑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来到辽宁锦州,开启了一段追寻英烈足迹、感悟牺牲精神的心灵之旅。辽沈战役纪念馆内,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英雄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烈士永恒的瞬间。团队成员们还主动承担起义务讲解志愿者的工作,将所学转化为生动叙述,向群众传播英烈红色故事。
在辽沈战役烈士陵园,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祭扫了特等功臣梁士英烈士墓和东北野战军高级指挥员张士毅烈士墓,并瞻仰了记录着无数英烈姓名的纪念墙。此外,团队还探访了被称为“绞肉机”的配水池战斗遗址,残存的弹痕与碉堡无声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惨烈与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
重走三大战役路,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也是一堂行走的“思政金课”。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脉搏中,更坚定了将个人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战役硝烟虽已散去,但其中蕴含的信念力量与决胜精神,将继续激励新时代青年无畏攻坚、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