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假期暖童心 支教乡村助振兴——陕西师范大学“知行飞跃 彩虹助学”志愿服务队顺利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知行飞跃,彩虹助学”志愿服务队走进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春风雨露儿童服务中心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灵沼乡丰灵路社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志愿活动。
识华夏之美抒爱国之情
家国情怀,历经时间洗礼仍绵绵不绝,横贯历史长河愈至真至深。实践队志愿者以探索祖国壮丽山河及体验民俗文化为纽带,精心策划课程,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深化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在团队成员张含月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的中国建筑探索之旅。她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图片,为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古典建筑中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独特魅力,以及现代建筑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张含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彩泥亲手制作出天坛、长城等著名建筑的模型。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认知,也激发了创造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团队成员刘若彤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深情而庄重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她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国旗的诞生历程与深刻象征,让孩子们理解了五星红旗背后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与民族精神。在刘若彤的引导下,孩子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亲手制作出一面面鲜艳的国旗。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种子,让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用爱护童心以情润心灵
在贫困地区与偏远地带,教育资源与环境受限,儿童常面临关怀与支持不足的挑战,自信心略显薄弱。为此,本次活动团队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聚焦于沟通能力、自信心、耐挫力、团队合作与信任等核心议题。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全面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此外,团队还设计了互动问卷,引导孩子们参与填写,以此为依据,科学评估并关怀每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
团队成员张舒涵老师引领的“我的情绪小天平”课堂,孩子们在心理健康视频的启迪下,与同伴互动分享,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中,孩子们以贴纸为媒介,书写并展示自己学习到的调节情绪的方法,相互间传递正能量。
探科学奥秘用智慧启航
智育,作为教育蓝图中不可或缺的璀璨篇章,为孩子们铺设了探索世界与塑造未来的坚实基石。它不仅滋养着孩子们的科学精神,更点燃了他们心中创新的火花,为孕育未来科技精英、赋能乡村教育振兴铺设了希望之路。
团队成员陶奕冰通过“书本拔河”、“玩晕塑料瓶”和“大气纸张”这三个小实验,成功地将摩擦力、大气压力和静电现象等科学概念引入乡村课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在薛如蓝老师的生动引导下,小朋友们通过一堂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主题课程,深入了解了我国“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和辉煌历史。孩子们了解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们放弃国外优厚待遇、隐姓埋名投身科研的感人爱国事迹,深刻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美蕴生活艺润心田
美育在乡村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团队成员张佳玉的悉心引领下,孩子们初探书法奥秘,理论知识跃然心间。随后,他们亲执毛笔,逐笔细绘,于墨香中体悟静谧与专注。书法之旅,不仅是对精准控制的细腻磨砺,更是对汉字之美的深刻感悟。
安全教育爱护环境
暑期安全教育至关重要,旨在让学子乐享假期之余,习得自卫之道,防患未然。在团队成员刘洋河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遇险冷静应对之法,为自身安全筑起坚固防线。课程尾声,垃圾分类新知添彩,配以垃圾的趣味卡片与四色垃圾桶,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环保小能手悄然养成。
通过支教活动,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格品质。这种对教育理念的深化,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行飞跃,彩虹助学”志愿服务队中的所有成员始终坚信乡村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乡村教育、支持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推动乡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为乡村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撰文:薛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