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姜海之星实践团开展“深潜志励童心向,碧海魂牵赤子情”主题实践活动

2025-08-29 09:32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培养留守儿童爱国主义海军精神,大力弘扬不畏险阻、追求极致的深潜特质。8月5日9:30,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姜海之星实践团于南通市崇川区三角桥社区,开展“深潜志励童心向,碧海魂牵赤子情”主题实践活动。此次宣讲活动由易成涛同学主讲,三角桥社区全体留守儿童参与。

image.png

图1实践团成员向社区同学介绍深潜精神的内涵

活动伊始,易成涛同学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人生历程为叙事主线,将一段段动人的报国故事娓娓道来:特殊年代里坚守求学初心、主动放弃保送机会投身造船事业、为核潜艇研制隐姓埋名数十载。随着故事的铺展,孩子们眼中渐渐泛起崇敬的光芒,不仅读懂了院士“舍小家为大家”的赤诚,更在心底埋下了“向榜样看齐”的精神火种。

在院士事迹勾勒出的精神坐标下,易成涛同学进一步结合珍贵史料图片与科研攻坚案例,拆解深潜精神的核心要义。从核潜艇研制初期无经验可循的技术“卡脖子”难题,到科研人员潜入深海直面高压、缺氧的生死考验,每一个细节都紧紧牵动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曾经遥远的“深海重器”,此刻成了承载奋斗精神的鲜活符号,让科技报国的种子悄然萌芽。

image.png

图2实践团成员邀请社区同学分享感悟

当深潜精神的共鸣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激荡,易成涛同学带领孩子们重温黄旭华院士的经典语录:“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一句句浸透赤诚的话语,搭配院士在实验室里伏案工作、在海边观察数据的影像片段,让孩子们的感动从“听懂故事”转向“读懂精神”,原来“坚守”与“奉献”,并非遥远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选择。

image.png

图3实践团成员邀请社区同学进行情景演绎

唯有沉浸式体悟,才能让精神真正扎根心底,“情景演绎传精神”的互动形式,也恰在此时顺势将整场活动的氛围推向了热烈高潮。主持人邀请同学们分别扮演水兵家属、社区工作人员、潜航员等角色,还原深海潜航中的真实场景:面对舱内压力波动,潜航员沉着校准数据;为提升应急反应速度,队员们反复演练操作流程;家属在后方默默支持,用理解诠释“家国一体”。当扮演潜航员的孩子模拟“连续工作8小时不休息”时,台下传来轻声感叹:“原来守护大海,要付出这么多努力!”孩子们的心声,成了深潜精神最好的传承注脚。

image.png

图4姜海之星实践团成员于三角桥社区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既是一次“深潜精神”的生动传递,更是一场“家国情怀”的启蒙教育。一方面,留守儿童在“听故事、看案例、演情景”的沉浸式体验中,将黄旭华院士“不畏险阻、追求极致”的精神内化于心,让“向深海致敬、向英雄看齐”的种子在成长路上生根;另一方面,实践团以生活化的场景、童趣化的表达,将“科技报国”“舰魂铸魂”的宏大主题具象化,让“强国复兴有我”的信念在童心间悄然萌发。(供稿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陆星佑、易成涛、陈樱利)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