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续担当,追昔抚今励前行——川北医学院学子前往古浪战役纪念馆参观研学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重温红色历史,近日,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民心绿梦,医路勤行”贴心天使队前往古浪战役纪念馆,开展祭奠英烈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致敬时代英雄。
盛世赞礼慰先烈,雨中逢花献忠魂
雨水淅淅,群山矗立。坐落于古浪战役纪念馆的革命先烈纪念碑体部红黑相衬,白色刀尖部直指云天,形成宏伟的“刺刀”状。在碑前,队伍列队整齐,全体成员仪容严整,神态沉静肃穆。馆内讲解员着全副迷彩服,一声令下,队员们低首悼念、静静默哀。无声的感激与崇敬倾注于三次庄重的鞠躬中。队员李泽瑞半俯身躯,抚平缎带,一举一动彰显仰慕之意。队员们身上的绿衣逐渐被雨水浸湿,英烈精神也正似这场雨一般透入人心。随后,队员们依次走上前,郑重地将手中菊花轻轻放于墓碑前。
▲图为队员李泽瑞为敬献的花圈抚平缎带曾琳摄
队长曾靖稀表示:“默哀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没有他们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决心向他们学习,而我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更是要像他们一样,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研学古浪战役纪念馆,汲取奋进精神力量
队伍移步至馆内,从一楼拾级而上,参观序厅展览,浏览卷宗文献,凝视战士遗迹,倾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从抢渡虎豹口、激战大拉牌到进抵星星峡、重回党中央怀抱的历史征程大事记,沉思历史启示。
声情并茂的序厅展览饱含感染力;推拉式卷宗盒子抓人眼球;水壶、马镫、军帽等依次陈列在展柜里,队员们在它们身前驻足良久。
▲图为队员们认真听讲解员解说西路军故事曾琳摄
西路军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历史故事催人奋进。“古浪战斗真是一片土地一片血,一个战士一团火。”讲解员回忆道,“这里没有轻伤员、重伤员,只有烈士和战士。”古浪战役中在梨园口英勇牺牲的陈海松、孙玉清同志享年仅二十余岁。他们照片下的文字讲解铺展出战士们无畏献身的不朽画卷;栩栩如生的雕塑《誓死抗争》向来到这里的青年们讲述曾经年方十三的小红军奔赴沙场的故事;惟妙惟肖的油画《亲缘》记载着西路军与百姓们双向奔赴的壮丽诗篇。队员们以此次参观活动为契机,循着历史脉络,回溯无数西路军干部、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重温他们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
青年创意辈辈出,英烈精神代代传
此“三下乡”队伍成员化身讲解员,录制微视频,创新传播方式,总体介绍古浪战役纪念馆观景路线,系统讲述古浪战役历史背景,重点叙说红军抵抗“凶悍”的马家军的英勇事迹。视频中队员这样说:“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如今,我们站在和平的土地上,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先辈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次视频解说既充分展示了队员们自身所学、所悟,又推进了传承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实践。
▲图为队员们在古浪战役馆前合影留念曾琳摄
岁月悠悠,松柏葱葱。墓碑上的一笔一画,纪念馆内承载的故事,人民会铭记于胸,祖国会镌刻在心。革命先烈流传千古,时代英雄永垂不朽!川北医学院学子必将铭记革命英烈精神,传承中华红色基因,将自身所学转化为讲好英烈故事、赓续革命血脉的切实行动,努力在为社会民生无私奉献的生动蓝图中留下浓墨重彩。(作者:唐超、彭彩粤、张小丹、李牧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