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启动仪式暨心理咨询与学术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索菲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启动仪式暨心理咨询与学术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2025-04-23 14:15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4月18日,美国索菲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MCPC)启动仪式暨学术论坛在上海盛大举行。该项目作为全美首个且唯一获得WSCUC认证的双语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凭借“整合取向心理咨询”的特色和“东西方临床智慧融合”的培养体系,立志培育兼具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能力的心理健康领军人才。此次活动恰逢索菲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不仅是项目的启航,更象征着学校在全球心理学教育版图的拓展以及中美文化融合的深化。

image.png

启动仪式:汇聚精英,共襄盛举

作为当日活动的重头戏,启动仪式由索菲亚大学主办、上海立达学院承办,并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支持,共同围绕“心理咨询的国际视野与时代新篇章”主题,开展学术研讨、督导实践分享与跨文化对话,搭建起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

索菲亚大学校长Dr.Carol Humphreys,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索菲亚大学中方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孙时进,索菲亚大学亚太区首席代表刘地文,索菲亚大学全球合作事务主任张琳,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中英双语博士项目主席朱彩方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凤池教授,原海军军医大学心理系教授蒋春雷,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高鸽,联邦德国图宾根大学应用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博士张可创,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国际商学院副院长Dr.Ellen Touchstone,上海立达学院副董事长蔡中奇,上海立达学院校长黄亚钧,副校长郭霖、董珊珊、祁焱华,以及上海立达学院、索菲亚大学相关领导,行业导师代表,实习基地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Dr.Carol Humphreys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索菲亚大学50年的发展历程。她指出,学校的多个项目都聚焦于培养关注“全人发展”的心理健康人才。在全球化心理健康挑战加剧的当下,融合东西方心理学智慧既是学术使命,也是社会责任。校长特别感谢了合作团队、院校及机构,强调此次合作是学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image.png

孙时进教授以《论语》中“五十而知天命”为切入点,解读了学术使命。他回溯索菲亚大学创始人融合东西方心理学的初心,提到从哈佛哲学到东方禅宗,从荣格理论到家思想,东西方智慧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交汇。孙教授还肯定了项目教授们将艺术疗愈、正念禅修与临床心理学融合的实践,认为索菲亚大学50年的发展不仅是学术成就,更是精神成长的过程。

image.png

活动现场,Dr.Carol Humphreys校长为中国心理学界资深专家颁发聘书,任其为项目中方授课教授,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央视《心理访谈》特邀专家杨凤池教授,原海军军医大学心理系主任蒋春雷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高鸽。这些专家的多元化背景,充分体现了项目“学术引领 +本土实践”的优势。

image.png

中方导师代表杨凤池教授以《选择与智慧——与心理咨询行业的缘分》为题,回顾其从神经科学转向心理学的历程。通过剖析经典案例,他提出“分析体验式咨询模式”的核心——以“知”解惑,以“行”赋能,实现来访者的知行合一。他期待今后有机会在索菲亚大学进行现场咨询。

image.png

在充满象征意义的“知识传承与生命成长”仪式上,索菲亚大学校长Dr. Carol Humphreys、孙时进教授、黄亚钧校长、杨凤池教授、蒋春雷教授、高鸽教授共同为“智慧之树”浇灌清泉。这一仪式代表着MCPC项目将扎根中国文化,融合国际前沿理论,培育心理健康领域的智慧之花,开启知识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新征程。

image.png

为推动产学研融合,索菲亚大学向郭海平、李剑、郑青、施伟、张茜等行业专家颁发行业导师聘书。这些导师将参与课程设计、案例督导与实习指导,助力学员打通“学术研究-临床实践-职业认证”全链条,确保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

image.png

索菲亚大学全球合作事务主任张琳为上海立达学院、南京原生艺术中心、上海塞尔益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open me lab进行实习基地授牌。这些基地覆盖高校心理咨询、艺术疗愈、企业EAP等多元场景。上海立达学院黄亚钧校长表示,将与索菲亚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心理咨询师,推进跨文化研究,打造心理健康服务示范窗口。

学生代表赵哲城在启动仪式上分享了自己与索菲亚大学的缘分。赵哲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人本心理学院,他回顾了十年的心理学探索历程,最终选择索菲亚大学,认为这是一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索菲亚大学全球合作事务主任张琳解读了MCPC项目的四大核心优势。中美双师制将加州执照体系与本土经验深度融合,为学员提供国际化与本土化兼具的教育;双轨培养路径让学员可自主选择研究型或实践型方向,满足不同职业规划需求;对接国内权威督导体系,通过中美联合督导实现整合创新;20+专项实践基地强化了学员在婚姻家庭、青少年心理等热门领域的实战能力。

image.png

主题论坛:聚焦时代议题,探索行业未来

活动当日还举办了学术论坛及研讨会。其中,《算法vs心法——心理咨询在 AI时代的存在与超越》论坛邀请了孙时进、杨凤池、张可创、蒋春雷、张麒、Dr.Ellen等国内外顶尖学者与行业先锋。专家们围绕 AI技术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冲击与赋能展开讨论,认为AI与人类咨询师是互补共生的关系。AI与人类咨询师并非零和博弈,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AI可承担基础情绪疏导、数据监测等任务,而人类咨询师则聚焦于深度共情、个性化干预与复杂心理问题的解决。

image.png

在“整合取向咨询与督导技术研讨会”上,中外心理学专家围绕整合取向心理咨询展开探讨。杨凤池教授分享了央视《心理访谈》案例,强调“知行合一”在咨询中的重要性。Dr. Carol Humphreys校长强调人本主义的基础作用,以及咨询中的伦理规范。孙时进教授从生命历程角度阐述咨询师的责任,张可创教授注重来访者的内在体验和自我觉察。注册督导师汪新亮提出整合取向是一种咨询态度,应根据来访者情况灵活整合理论资源。与会专家还从生命教育视角指出,心理咨询要帮助个体面对困境,发现生命意义。此次研讨会丰富了整合取向内涵,为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朱彩方教授深入解析了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咨询的独特价值。当代人心理需求复杂,索菲亚大学融合东西方智慧的整合取向能全面回应挑战。超个人心理学形成全人干预模式,其咨询心理学项目通过理论框架创新、六维干预体系和临床实战解析展现优势。在互动研讨环节,朱教授与同行进行案例讨论,强调咨询师自身的专业整合与成长。

image.png

索菲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硕士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美心理学教育合作迈入新阶段。依托WSCUC认证体系、中美双导师制和本土化实践网络,该项目将推动心理学教育革新。未来,项目毕业生有望成为东西方智慧的桥梁,为健康中国和全球心理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