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学:私立教育的典范,多元化课程与全球视野助力学生成长

香港恒生大学:私立教育的典范,多元化课程与全球视野助力学生成长

2025-04-11 15:58

来源:中国网高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中国网高校中国频道推出《高校中国》特别访谈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高校招生负责人聚焦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解读、最新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生涯发展规划等话题进行深度解读,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本期特邀嘉宾:

香港恒生大学招生处经理吴天恩受邀参加中国网《高校中国》招办访谈,为广大考生介绍香港恒生大学的招生政策,并为考生及家长解答报考问题。

以下是访谈实录:

香港第二所私立大学  提供多元化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

香港恒生大学是香港第二所私立大学,2010年改组成立恒生管理学院(恒管),提供多元化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恒管获得香港特区政府于2018年10月30日批准改名为「香港恒生大学」。现在恒生大学已经有约6,700名全日制学生和超过200名全职教学人员,超过98%的助理教授级别及以上的老师都拥有博士学位。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2021」中,香港恒生大学在「优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及「良好工作和经济增长」(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两个范畴中位列全球首200名。另外,恒生大学在高等教育顾问机构AppliedHE公布的2023年东盟地区ASEAN+私立大学排名榜中位列第七,并在大中华地区居首,学生就业能力亦位列第一。另外,学术研究网站Research.com公布的2024年顶尖大学排名中,恒生大学于商业与管理、社会科学与人文,以及经济与金融三大领域中,位列中国顶尖大学前30名,这些是国际对恒生大学教学素质的肯定。我们的商学院也获得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认可资格,是香港首间私立大学得到这个专业资格,肯定了我们在商科教育出色的成就。

恒生大学在QS排名中亦实现了大幅跃升,其中我们的环球供应链管理理学硕士课程在QS最新公布的2025年国际贸易硕士排名中位列第84,而在香港及大中华区则分别排名第四位及第七位,成绩斐然。

招生范围扩展至全国31个省(市)  招生名额增加到450个

恒生大学于2025年的内地招生政策和计划有了重大变化,我们获得国家教育部同意,由2025/26学年开始,在内地的自主招生范围将扩展至全国31个省(市),招生名额增加到450个,不限定每个省份的招生名额。恒生大学是自主独立招生,文理兼收,没有参加全国统招,同学直接通过网上申请系统报读我们的本科课程,不需要在统招里填写志愿。我们所有本科课程接受内地生的申请。我们在此强调,恒生大学并没有委托任何中介人协助本科课程之招收及录取工作,或经由任何中介人或公司进行简介会或咨询。强烈建议申请人直接通过网上入学申请系统报名及查询录取结果。如有疑问,必须跟恒生大学查证。

高考学生的分数线最基本要达到二本线或本科线,高考英语单项分数维持达到100分或以上。内地生拿着国际学历也可以报读恒生大学,需要提供校内成绩以及公开考试的成绩,比如SAT﹑IB等,英语要求是雅思5.5﹑托福网考70分。恒生大学录取时,主要考虑考生的在校成绩、高考总分、报读课程志愿、英语水平、面试表现及配合相关课程的具体要求等,择优录取。

在入学奖学金方面,恒生大学维持提供四年全额及半额学费入学奖学金,还有多个定额奖学金予高考成绩优秀的内地高考生,所有入学奖学金都是择优颁发,不需要申请的。

今年恒生大学的截止报名日期是6月10日。我们陆续为已报名的同学安排入学面试,表现优秀的同学有机会获得预录取。只要发榜后成绩达到预录取信上要求,就会改为正式录取,同学需要在限期之前交留位费来保留学位。恒生大学今年主要以线上面试为主,所以同学要经常留意恒生大学发出的电邮。

由于恒生大学是属于零批次提前录取的香港院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指示,必须在7月初结束整个录取流程,所以确定到恒生大学升学的学生将不可以参加内地统招,不会再被其他内地大学录取。

与超过110所内地和海外大学建立伙伴关系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恒生大学与不少海外机构及大学都有很多合作关系,为同学提供实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与超过110所内地和海外大学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除了一个学期的学生交流计划,恒生大学也在暑假或者寒假时安排短期交流团,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等。

另外,恒生大学非常重视实践培训,每年为学生提供接近1,500个实习机会,参与机构遍布香港﹑内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日本等地,这肯定会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举办就业博览会、安排工作坊  提升毕业生获聘的机会

恒生大学毕业生就业和继续升学情况一直都很理想,毕业生就业及升学率接近90%。我们的学生事务处为同学在就业方面提供协助,除了为同学争取并定期在网上更新实习和工作机会,也会邀请不同机构﹑单位来到恒生大学介绍招聘情况,今年学生事务处继续在学校举办了为期4天的就业博览会,有来自约40个行业,超过130多个香港本地、大湾区和国际知名企业,向同学介绍超过1,000多个职位,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为恒生大学学生和准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学生事务处也会安排工作坊,提升同学获聘的机会,比如面试技巧﹑修改个人履历等等。

去年,我们与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动穗港青年就业创业;同时,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香港大湾区城市两地实习计划」,帮助学生多角度了解湾区发展,全面培育未来湾区人才。 

筹备第一个博士课程  未来将继续提升研究实力

课程方面,恒生大学未来将推出更多硕士课程,恒生大学第一个博士课程也在筹备当中,很快跟大家见面。另外,我们会继续提升研究方面的实力,深化与内地及国际的合作网络。

学生分享

我是刘一豪,现在就读恒生大学中文系三年级的我,如若谈及在恒生大学读书的体验,用一个词形容便是“丰富”。当然,此种“丰富”是个人选择的丰富,大学生活就是这样,可以平静,亦允许丰富。但选择丰富的读书体验的前提是,大学不能是一个空架子,它要有足够多的机会,并将其摆在你面前,此点上我想恒生大学做得是不错的。

大一刚入学时,懵懵懂懂,处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里,如何生活是每一位留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生活不只是两点一线的活着,不应该是躲避在自己世界里的沉沦,而是该寻找到一片,能让自己呼吸的空气。这片空气并不好寻找,但好在恒生大学并没有让你一个人似头蛮牛般横冲直撞。恒生大学住宿书院的各类活动与本身的校园活动很是丰富,只要个人愿意,该类活动能很好的帮助同学在初来乍到之时,探寻自己于未来四年所期望的生活方式,找寻或许也会有你一份的空气。

在恒生大学读书,亦有许多“计划”可以参与。以我个人为例,我参与了荣誉学院及学生交换计划。前者是一个组织,为在恒生大学的四年本科学习生活中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与体验,让我受益良多。后者即是作为交换生,前往别的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开展一学期的学习,经历了许多我在香港一定不会接触到的东西。参与这些“计划”,都令到我在恒生大学读书的体验,变得更加丰富。

于学科学习上,在恒生大学中文系读书的体验实在是美好。中文系老师总是会热情且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无论在学业还是生活上。系内时常组织各类讲座与活动,并且会转发他校与中文专业相关的讲座与活动,都使我每每参与之后,只感又学习到了许多未曾想过的东西。

在恒生大学读书的日子,是会成为日后个人回想起时,只感丰富的一段体验。丰富并不单指所有美好的东西,当中经历的波折与挫败,亦是“丰富”经历中的无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是幸运的,当近三年的学习生活过去,于跌跌撞撞之中发觉到香港竟也有一片可供我呼吸的空气,不至于在这窒息而亡,也让我笔下的“丰富体验”,显得是那么美好。

寄语

在这最后阶段最重要注意身心健康,要维持均衡饮食﹑作息定时﹑调整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最后,祝福各位考生高考成功,恒生大学校园见!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