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现代制造与交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刘迅、王元松组成的参赛队伍在四川技能大赛——第三届中国-东盟“技能熊猫(Skill Panda)”国际技能大赛(国内赛区)中荣获“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赛项教师组省级一等奖。
据悉,四川技能大赛——第三届中国-东盟“技能熊猫(Skill Panda)”国际技能大赛由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和成都市技师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办,设“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与“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两个赛项。大赛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40余支参赛队伍,以及国内四川省、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50余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该赛事作为省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严格参照了《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高级工》设置考核标准,分为理论测试(30%)和新能源汽车整车故障诊断(70%)两大模块,重点考察选手对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管理、CAN总线数据分析、车载充电机故障诊断等核心技术的掌握。
备赛期间,刘迅、王元松针对赛事设置的整车低压供电异常、高压无法上电等核心故障类型重点开展专项训练。他们依托学校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训车辆,多次在实车上进行模拟的故障排查。比赛中,在雨刮器失效故障排查环节,刘迅、王元松通过万用表检测蓄电池电压、BCM车身控制模块供电,成功解决因保险丝熔断导致的雨刮器失效故障;在高压系统排查环节,刘迅、王元松严格遵循 GB/T18384-2015标准,规范执行高压断电→绝缘检测→互锁回路测量流程,准确判断出因高压互锁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的上电失败。整个比赛过程中,刘迅、王元松始终以“先低压后高压、先安全后操作”的原则,共计完成4项故障点的排除,最终凭借其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精准的故障诊断能力斩获四川省省级一等奖。
学校现代制造与交通学院院长魏蕾表示,学院将重点围绕“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理念,系统梳理竞赛资源转化路径、竞赛组织保障机制及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着力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技能竞赛管理体系,促进竞赛成果与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在教学层面上,学院团队将以竞赛技术规程为蓝本,开发项目化教学案例,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检测、智能网联技术应用等赛项核心模块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推进“课堂+赛场”双场景教学模式改革。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托普学院现代制造与交通学院深入推进校企融合、产教合作,探索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比亚迪、蔚来汽车等头部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共建竞赛导师工作站、共编实训指导手册、共培双师型教师等方式,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环节,持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课程体系与岗位要求、竞赛标准与企业标准紧密对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升级,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