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8-26 16: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作为一所行业背景鲜明、学科特色突出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自转公办学以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扣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现代化需求,以石油化工特色学科群建设为牵引,积极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优势,逐渐探索出“共建、共享、共育、共引、共促、共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服务区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稳发展

立足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石油石化的行业特色,建立起“就业—招生—培养”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新生态。

立足国家与山东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了一批内在联系紧密、相互支撑、与地方产业经济契合度较高的11个学科专业集群。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紧密对接区域石油化工产业链,以减碳和零碳为主攻方向,前瞻性布局储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专业,同时还设立了9个与“双碳”相关的微专业。依托“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等平台,学校成立碳中和实验班,着力培养“双碳”领域卓越工程人才。

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校多层次、宽领域搭建合作新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与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及国家稀土催化研究院等多家区域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协同育人、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学校与山东海科集团等11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建立了150余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获批2个“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6门校企合作课程,推动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38项,获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0项,做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聘请42名企业导师参与课堂教学,构建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育留用”夯实师资队伍强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靶向引才、悉心育才、真心爱才、精准用才,构建了“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分层次、分学科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通过院士效应、校企共引、高平台引才、“双聘教授”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3年来共计引进博士以上人才1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省部级人才10余人,知名高校双聘教授6人,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揭榜挂帅、挂职“科技副总”、挂职锻炼、联合研发攻关等合作形式,构建校地企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提升人才引领发展效能。

科教融汇打造高层级科创平台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求,学校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开创了科研方向有聚焦、研究领域有特色、科研成果有创新、服务社会有途径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徐春明院士团队的辐射带动效应,高标准建设“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重点围绕绿电、绿氢、储能、CCUS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积极筹建绿电绿氢、储能、风电国家工程中心,孵化中国绿电绿氢科创示范园,提升服务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能力。聚焦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等重点学科方向,联合胜利油田和区域链主企业探索共建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共同体、高端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碳中和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自转设以来,先后获批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7个,其中包括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14个。

磨砺成钢服务地方发展见实效

学校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校企人才、资源等的双向奔赴,开展协同攻关、融合发展、合作育人,促进技术进步和转化应用,助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东营市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

聚焦“双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联合沿黄九省(区)12所高校牵头成立“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行动高校创新联盟”。聚焦“低碳聚能 创新引领”,与山东省组织部门、科技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东营市政府部门联合主办第一届黄河三角洲“碳中和”专家行活动,充分发挥两院院士及高端科研团队对“黄河战略”的智力支撑作用,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制定出台《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服务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助力东营市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

未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将继续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2024—2050)》为蓝图,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波 汤雅君)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