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必“过度留痕”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必“过度留痕”

2024-08-26 16:1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三下乡”成果总结成为高校师生热议的话题,有的学生在网络上抱怨,为了丰富实践成果的展现形式,团队要求制作记录视频,这耗费了非专业学生大量时间。还有学生谈到,为了充实实践成果,有人在总结报告中过度润色,乃至无中生有。而为了在后期评比中获得加分项,不少师生忙着找媒体、求报道,徒增不少压力。

总结报告、图片视频、新闻宣传是帮助学生深入实践、记录成果的工具,做好资料留存可以理解,然而过于偏重“痕迹管理”,追求华而不实的呈现方式,则让“三下乡”活动“变了味”。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高校对“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考评机制,在过程监督、内容鉴别、效果考量等方面相对缺位,过于偏重总结汇报,为“过度留痕”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功利化倾向的凸显容易导致“三下乡”活动偏离初衷,部分同学急功近利,把本应开展一两周的实践内容压缩到一两天,最后在总结报告中“临时抱佛脚”。此外,实践团队在前期规划中存在偏差,出现内容成旧、创意不足、难以实操等情况,也往往导致实践难出效果,只好在后期“纸上谈兵”。

今年6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其中强调要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过度留痕”披着记录实践的外衣,却极易成为形式主义的陷阱,需要格外警惕,让广大师生将精力用在实践的“刀刃上”。

“留痕”不如“留制”。高校基层团组织应进一步建设好“三下乡”活动考评机制,优化考评指标内容、整合多元考评形式,强化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不要让“留痕”成为他们不必要的实践负担。

“留痕”不如“留心”。高校学子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既沉下身也沉下心,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校应加强宣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三下乡”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留痕”不如“留行”。实践团队应提前做好调研,科学设计实践内容,与时俱进研究真问题,提出真办法,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专业优势助力基层的生产建设,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最好的痕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见习记者葛仁鑫)

【责任编辑:闫景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