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网高校中国频道推出《高校中国》高招特别访谈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高校招生负责人聚焦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解读、最新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生涯发展规划等话题进行深度解读,为考生和家长保驾护航,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本期特邀嘉宾: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国梁做客中国网《高校中国》招办访谈间,为广大考生介绍重庆大学招生政策,为考生及其家长解答报考问题。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招办访谈栏目《高校中国 共话未来》,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雅卓,在这里,我们将和招办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聚焦学校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最新招生政策等话题,助力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国梁。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20世纪40年代发展成为文理工商法医各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杨国梁主任: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是党和国家布局在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形成了“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育人传统,淬炼了“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
1942年,学校成为当时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国立大学之一,拥有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支援了国内十多所兄弟院校,壮大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国家布局西部、有重要影响的,以机械、电气、动力、采矿、冶金等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98年获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重庆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均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当前,学校涵盖12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8所附属医院;有A校区、B校区、C校区、虎溪校区和两江校区。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正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不懈奋进。
主持人:学校的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有哪些?
杨国梁主任:建校95年来,学校形成了涵盖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大人文、大信息、大健康等领域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这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目前唯一一个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标志着我校工程学已跻身全球顶尖行列。此外,我校6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2个专业入选首批“强基计划”。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50名。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建筑土木类相关专业也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学校人文社科类专业也在不断突破。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后通过了AMBA、AACSB、EQUIS三大商学院国际认证,进入全球一流商学院行列。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包括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上百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300余名国家级各类人才,为同学们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提供了广阔舞台、良好保障。
主持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优化举措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杨国梁主任:学校大力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领域的创新人才。
学校成立国家(重庆)卓越工程学院,培养未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作为首批入选全国10所高校牵头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单位之一,学院定位于新工科教育改革的“示范区”,主要聚焦于“智能化+新能源”的产业发展方向,致力于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和需求创新问题。学院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应用创新领域,通过项目制教学模式,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学院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旨在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重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卓越工程师人才。近年来毕业生深造率达80%(其中海外深造率30%)。
成立弘深学院,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设立计算机拔尖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班、物理拔尖班。全面实施“专业+微学位”学科交叉培养模式、“3+1+N”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现代大学书院制等培养举措。近三届毕业生深造率近90%。学院面向新生进行二次选拔。
成立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开展工程领域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学制五年,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课堂理论学习与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交替进行),拥有国际化师资队伍,开展全英文教学。合格毕业生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重庆大学学士学位。现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两个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深造率超过80%,其中海外深造率超过50% (QS世界排名前50学校占2/3)。
围绕高水平文科精英人才培养,学校成立博雅学院,采用“先通识再分流”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实施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提供大类培养核心课程,注重基础性综合训练;三年级实施专业分流,学生根据兴趣和意愿在文、史、哲三个专业之中选择一个方向主修,本科毕业者可分别授予文学、历史学、哲学学士学位。
医学院开设临床医学英才实验班,实施“4+1+4”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第一年在本科生院完成基础公共课程学习;第二至第四年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学习;第五年经考核合格后推免直博,施行“实习+博士”衔接课程;第六至第九年开展博士科研训练,达到博士毕业要求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学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设机械、材料、会计等国际化实验班。此外,学校还通过实施本科生荣誉项目、转专业及辅修制度、卓越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本研贯通培养等,给学生创造更多内涵丰富、选择自由的学习成长机会。
主持人:学校今年是否有新增专业,在招生政策以及录取规则上是什么样的情况和变化?认可哪些加分政策?
杨国梁主任:2024年学校主动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优化调整本科专业17个,学科专业优势更加聚焦。今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方向)90个,其中普通文理科78个(理工类68个、文史类10个)、艺术体育类12个。普通文理科中,11个专业因专业特性和社会急需程度按专业方式招生;67个专业根据学科基础共性,设置为若干大类进行招生和大类培养。
请各位考生、家长关注的是,为响应中央号召,切实担负起培养卓越工程师战略人才队伍的重任,今年学校新设工科试验班(卓越工程师计划)首次面向高考招生(简称“卓越计划大类”)。卓越计划大类实行“项目制教学+校企协作+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围绕学校6个特色专业设6个卓越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软件工程卓越班、电子信息工程卓越班、自动化卓越班、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班),旨在培养造就家国情怀深厚、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录取到卓越计划大类后,获得卓越班选拔资格,也可以直接在全校所有普通类四年制理工科专业中任选专业。
2024年是艺术类改革大年,我校整体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都有调整,例如报考戏剧与影视学类(含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的考生,无需参加艺术类专业统考,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择优录取。我校原则上要求考生高考文化成绩达到一本线/特控线及以上(以省招办设置为准),设置在普通类相应批次招生(注意,不是艺术类批次,具体以省招办设置为准),但与普通类专业分开投档录取。欢迎广大有志愿的考生报考。
此外,其他艺术类专业如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身高要求(考生身高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投档时提供的高考体检信息表上的身高数据为唯一评判依据);设计学类、绘画专业不招色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一本线;设计学类、绘画专业要求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一本线的80%。请各位考生和家长务必仔细阅读学校2024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符合要求再进行填报。
在加分认定方面,除高水平运动队、强基计划等不安排分省计划的招生项目外,学校在录取和安排专业时以投档成绩为依据,认可各省招办认定的全国性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其他相关录取政策和规则,请考生和家长仔细阅读《重庆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主持人:学校在学生转专业方面有哪些政策和要求?
杨国梁主任:为尊重学生个性、鼓励特长发展,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新生二次选拔、大类分流以及转专业等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其一,新生入学报到后有机会参加弘深学院(拔尖计划)、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科创班)、会计学(启兹会计国际化方向班)等二次选拔。
其二,在大类培养结束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学生,在大类所含专业中分流;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学生,可选择参与分流,或者不参与分流。
其三,按照“转出无门槛、转入需考核”的原则,除了部分明确不能转出的专业外,在具体专业学习一学期后就可以申请转专业。具体以学校相关规定为准。
主持人:对即将填报志愿或者上大学的学生,想对他们说什么?
杨国梁主任:高考已落下帷幕,首先向各位考生表示衷心的祝贺。无论结果几何,大家的付出和坚持都让我深感钦佩。在你们即将作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关键时刻,重庆大学在此发出诚挚的邀请。在这里,你将接受一流高等教育的滋养,领略名师大家的风范;在这里,你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攀登工程技术的高峰,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追求人文社科的卓越。祝愿你们在未来劈波斩浪、一往无前,“百年新重大”将同你一起绽放青春芳华、书写奋斗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