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中国招办访谈丨上海财经大学:新增数字经济专业 3个中外合作专业转为普通专业招生

2024高校中国招办访谈丨上海财经大学:新增数字经济专业 3个中外合作专业转为普通专业招生

2024-06-11 10:01

来源:中国高校频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4中国网高校中国频道推出《高校中国》高招特别访谈栏目,将陆续邀请全国高校招生负责人聚焦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解读、最新招生政策、志愿填报、生涯发展规划等话题进行深度解读,为考生和家长保驾护航,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本期特邀嘉宾:

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汤玲莉老师做客中国网《高校中国》招办访谈间,为广大考生介绍2024年上海财经大学招生政策,为考生及其家长解答报考问题。

image.png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招办访谈栏目《高校中国 共话未来》,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宝妹,在这里,我们将和招办负责人面对面直接交流,带您直接的聚焦学校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最新的招生政策等一系列专业问题和话题,带您了解大学,助力您读懂专业,一起向未来。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的汤玲莉副处长。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上海财经大学建校也是超过百年了,那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

汤玲莉副处长: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先后任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是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2022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上海财经大学自创办以来一直以财经学科见长,学科特色鲜明,例如金融、会计学科都是学校历史最优秀的学科,不仅在国内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其中,会计学科是全国首批会计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财政部重点学科;金融学科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设的金融学科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创始人杨荫溥、朱斯煌等教授都是近代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

其次,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实力也相当雄厚,在全国高校一流学科排名中处于前2%,属于世界高水平办学序列。值得一提的是,从本科招生专业角度来说,应用经济学分布在全校6个学院(系)的9个专业,给到考生们的选择机会还是相当大的。

第三,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引领学科建设前沿,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不断夯实以统计学、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数字经济为主的数字学科群的办学实力,以此赋能经济学与商学的迭代发展;同时,学校正在积极拓展经济学、管理学与理学、工学,法学与金融学的学科交叉培养项目,都取得很好的实践成效,2024年就有6个双学士学位在全国招生。可以说,当前上海财经大学已基本形成引领数字时代的一流财经学科体系。

第四,开放多元,本科生培养阶段,以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核心,在10个学院(系)开设12个实验班,引领优秀学子心无旁骛地向学术研究型方向发展。依托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中心区位优势,教学名师与业界导师“双师”联合教育,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财经学习不只是生涩的数字、公式或理论,带领学生在实务案例学习中消化专业理论,提升视野格局,提高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主持人:许多考生都很想了解一下学校的王牌专业,请您介绍一下上海财经大学都有哪些优势专业和特色课程?

汤玲莉副处长: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上海财经大学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有4个学科入围A类评级,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是A+,理论经济学是A,统计学是A-。具有世界高水平学科实力的“应用经济学”分布在9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金融学、保险学(精算与数据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量经济、财政学、税收学、投资学、经济统计和数字经济。

学校的会计学、经济思想史、财政学、金融学(培育)4个学科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4个学科入选财政部重点学科;经济学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另外,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

2024年,我校在全国各省市区投放本科招生总计划数是2015,体量不大,精品化培养,班级编制不超过50人。生源质量方面,如果以第三方统计的录取分数线来衡量的话,大致处于985高校的中位,211高校头部。

学校坚持强化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4年共有30个专业及专业类招生口径,其中包含5个专业类和6个双学士学位项目。5个专业类是: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财政学类、统计学类、数学类,学生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进行专业分流,在此之前会共同修习学校的通识课程和学院的学科共同课程。6个双学士学位分别是:金融学+统计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学校自主开展学科交叉的复合人才培养项目,是为了面向未来、面向数字化时代,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的、身后人文法学背景的高水平财经专业人才。

目前共有28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24个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是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外3个专业中,有1个数字经济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2024年首次开展本科招生。

关于数字经济专业,我再多介绍一下。学校以构建中国数字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前瞻性布局新方向,于2022年底成立数字经济系和数字经济研究院,通过交叉学科实验室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力促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数字经济专业要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数字技术基本原理,紧跟国内外数字经济实践,具备数据分析和应用技能、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能力、数字化治理与规划能力的专业人才。

另外,学校在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共同课中安排了大量商科经典课程,如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财务会计等,所有本科生不分专业,都要修习。

主持人:接下来,请您为考生和家长详细介绍一下上海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汤玲莉副处长:上海财经大学秉持“厚德博学,经济匡时”校训之精神,按照“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起以“立体式课程结构、多元化培养路径、沉浸式学习体验、生成性能力拓展”为特征的拔尖卓越创新人才培养43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组织力、坚韧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首先,讲讲多元化培养路径,这是43模式的核心。学校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业志向和能力特长提供不同课程培养计划。一是“拔尖计划”,以国家基础学科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以“匡时”书院为引领,培养数字时代的学术精英和未来战略社会科学家。二是“卓越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对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提高行业头部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创新创业计划”,将创新创业前沿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以创业学院为支撑,将创新创业核心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品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讲讲沉浸式学习体验,主要是指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所拥有的学习实践平台。一是科学研究体验,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创新团队,组织本科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实验、咨询、调查等活动,鼓励本科生参与专业教师课题项目。二是社会实践体验,以千村调查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社会经济研究做在“田间地头”、做在“百姓当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和创新研究能力;另外,通过数学建模、“挑战杯”等竞赛项目,锻炼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海外学习体验,上财自建校以来为祖国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水平、财经专业人才,红色基因世代传承。与此同时,国际化发展也是学校又一鲜明底色,通过广泛建立国际合作平台,为本科生创造充足的留学与交流的发展空间,提升学生的海外学习体验,目前我们已经与全球超过270所学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项目。

第三,讲讲生成性能力拓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时期,教育模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因此强化培养学生生成性能力尤为重要。一是培养数智力,学校着力加强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数学等数字底座学科群建设,增加所有经管专业本科生数字学科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数字技术手段,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全覆盖。二是培养创新创造力,学校依托社会实践项目、学科竞赛、科学人文大讲堂、春晖学术讲座等平台,将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四年当中。三是培养跨文化领导力,学校致力于培养国之重才,培养时代领军人物,依托匡时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思想中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智能素养与计算社会科学(CSS)方法论》和《世界文明与跨文化领导力》,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时代眼光和全球视野、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具有宏观战略与微观政策决断力的未来领军人才。

主持人:上海财经大学的师资力量是怎样的?有获得哪些荣誉及奖项呢?

汤玲莉副处长: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切实加大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按照“改革创新、高端引领、国际竞争、引培并重”的原则,汇集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师资结构显著优化,学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23年底,我们专任教师中有94.1%具有博士学位,83.4%的教师最高学历是非上财取得,32.2%的教师是获得海外博士学位,另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教师拥有一年以上的海外交流经历。应该说,教师队伍多样性的学术背景和广泛的国际视野,是上海财经大学开展高质量办学的重要基础。

从年龄层面看,我们学校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更是占到了59.5%。他们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创新思维。在职务方面,学校正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比30%,副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比41%。

学校现有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如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杰青等)入选者76人次,其他省部级人才计划(如上海领军人才等)入选者280余人次。学校曾入选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以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

在我们学校,知名教授、学者大咖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高达95%。

主持人:想必在国际化方面,上海财经大学也是有着卓越的成果,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在国际化方面的交流项目都有哪些?

汤玲莉副处长:开放办学是当前世界知名大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也是百年上财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办学方略之一。目前为止,学校已与全球超过270所大学或机构签订各类合作协议,在联合教育、科研合作、师生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学校为本科生提供的海外学习名额超过在读本科生总数的60%,开设项目包括一流大学访学项目、学生交换项目、寒暑期访学项目等,合作院校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加拿大女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国科隆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32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国(境)外知名高校。

同时,学校每年邀请60多位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的教授来上财开设暑期国际课程,让同学们可以在校内聆听世界一流课程。

另外,学校从2015年起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项”,聚焦为国际组织培养输送高端金融、商务、法律、会计专业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实现“三个贯通”,本硕培养贯通、国内国外学习贯通、学习与实习贯通,在国际组织机构、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学校目前已与美洲开发银行(IDB)、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项目事务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签订了海外实习合作协议,并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

主持人:想要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考生一定很想知道今年贵校的招生政策和报考要求。下面请您解读一下今年上海财经大学的招生政策及招生计划。

汤玲莉副处长:上海财经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总体上与往年保持稳定。对投档的考生,按照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志愿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同一专业,如果出现多人总分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成绩较高者优先录取至相应专业。在进行专业录取时无单科成绩限制,总分达到即可。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05%,考生如果服从调剂,进档后不会被退档。任何一个专业,在录取时对男女比例均无限定。在外语语种方面,除商务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考生外,其他专业均无外语语种限制,且所有专业均无需外语口试成绩。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财经类专业总体而言,体检受限非常少。

学校2024年招生计划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会有所增加,尤其是热门专业,如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招生专业等,招生计划均会有所增加。今年,在部分省份,增加了“数字经济”专业招生,对于考生而言,也是个利好消息。同时,原有的3个中外合作专业取消招生,这三个专业的招生计划相应转为普通专业招生计划,也就是说,ACCA、数量经济、银行与国际金融三个优势专业仍然招生,办学质量仍然维持高位,但同时减轻了考生家庭的学费支出。具体到各个省(市、区)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大家可以登录上海财经大学招生网(zs.sufe.edu.cn)进行查询,也可以登录各省(市、区)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我们也欢迎考生们拨打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咨询电话:021-65904372、021-65901267,或来邮件咨询:zb@mail.sufe.edu.cn,进一步了解相关资讯。

主持人:除此之外,如果考生没有选到心仪的专业,那么上海财经大学是否提供转专业的机会?

汤玲莉副处长:当然可以的。学校目前为本科生提供多种专业选择方案,其中有3种转专业方案、2种辅修方案和1种专业分流方案:

一是,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高考招生时全国范围内共投放了6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尽可能满足考生们跨专业、复合型发展需要。

二是,实验班选拔。新生入学一周内,有6个实验班面向全校新生选拔,就是所有新生同学都可以申报。包含数字经济实验班、经济学拔尖班、财经数学实验班、交叉科学实验班、英法复语实验班、金融学拔尖班。新生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志愿申报,如果通过学院组织的选拔考察环节,即可顺利实现转专业。

三是,常规的转专业。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转出无门槛,转入主要依据大一第一学期的成绩,部分专业会设置笔试、面试,主要考察数学、英语、经济学等上财的通识课程。

四是,专业辅修。学校开设会计、金融、法学等热门辅修专业,在大一第二学期,转专业之后大概每年4月下旬进行。

五是,跨校辅修。上海东北片区有跨校辅修联盟,学校与复旦、同济、上外等多所高校合作跨校辅修,学生也可申请。

六是,专业类分流。按照专业类招收的学生一般于大学二至三年级根据学习绩点和专业兴趣等,分流至不同的专业(或方向)学习。

以上是专业选择机会的介绍,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请您再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怎样的呢?都有哪些就业方向?

汤玲莉副处长: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贴近市场的需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有极强的竞争力。毕业生就业起点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职业发展前景较好。以2023届毕业生为例,全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约为96.31%,其中本科约为95.18%,硕士约为97.76%,博士约为88.62%。毕业生平均获得的工作机会(Offer数)为3.09份,其中本科生平均为2.37份,硕士为3.36份,博士为2.62份。

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中,金融大类占45.25%,居于首位,教育科研占8.30%、政府/事业单位占7.05%,分别位居第二第三,计算机/互联网行业占6.77%,居第四位。金融大类中,银行就业15.07%,证券就业14.35%。

2023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依次排序为:管理培训生、研究员/分析师、审计、教师、客户经理/销售、财务会计类。

我这里可以列举一些我校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单位,比如党政机关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外交部、商务部以及各省市委组织部等;商行投行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会计师事务所、律所有普华永道、德勤、立信、德恒律所等;基金保险有易方达、华夏证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实体制造业有中石化、上汽大众、宁德时代等;科技互联网企业有腾讯、字节跳动、华为、京东等。大家可以看到,高质量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是为各行各业重点企业所需要的。

主持人:最后,请您给想要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学子们送上一些祝福和建议。

汤玲莉副处长:先谈一点个人建议吧。当前,技术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阶段,行业交叉性越来越明显,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正越来越受各行各业的欢迎。因此,我建议有志于从事财经发展的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学习后要牢牢把握“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首先要夯实数理功底、练好本专业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不妨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也有所涉猎,今后发展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青春韶华,奋进当时。祝愿2024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梦想为履,一路生花,直向未来。愿你们云帆高挂,直济沧海,未来可期!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是上财人薪火相传的使命与担当。厚德方能行远,经济亦当报国,在此诚挚邀请有志于商科的高三学子们,选择上财、报考上财,与上财的优秀师长、优秀校友们同道同行!

今秋九月,我们在上海财经大学等着你!

【责任编辑:张学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