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东:我们需重新反思经济学与道德的关系
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家道德建设息息相关。道德是立人之本,更是企业发展和企业家个人成长的准绳。
4月27日下午,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浙派商学“经济与道德:进入商业世界的必修课”暨2025浙江大学EMBA/MBA项目宣介会,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金色大厅举行。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罗卫东教授在主旨演讲《经济与道德:进入商业世界的必修课》中,表达了他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学建设、企业家道德、企业家精神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在他看来,道德感与语言能力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善恶判断和道德抉择的实践能力则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获得的。经济与道德不可分离,企业家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企业文化。
经济与道德不可分离,是商业精英的“必修课”
道德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卫东在演讲阐述了他对于经济与道德关系的观点,并通过人是道德的动物、道德与经济不可分离、道德的经济功能、企业家的道德建设四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一次深入浅出的阐释。
“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谈到人类区别于动物拥有的组织能力,他表示。道德的形成,与人类大脑拥有的镜像神经元相关。正是拥有了镜像神经元,身处社会中的人类才能够共情、移情,并拥有发达的感知他人的能力。道德并非完全来自外部规范,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正因如此,道德与经济是不可分离的,道德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缺的因素之一。他批判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去道德化的做法,主张重新反思经济学与道德的关系。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基础是共情同感,缺乏同情心和情怀教育就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经济学中常用的“纳什均衡”和“囚徒困境”理论,由于将人的个体完全独立出来,剥离了社会关系和道德情感来分析彼此的利益关系,其出发点显然是不合理的。正如萨利教授的研究所表明的,如果将人的共情能力考虑进去,纳什困境就不再是一个人类必然遭遇的基本困境。“世界上最优秀的组织都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符合人类道德天赋的激励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企业文化。”他认为我们需要建立全新的经济学基础,将公共精神、道德和现代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社会”科学,培养有情怀的人才。
做有德性的企业家,办伟大的企业
企业家的道德建设更是与企业经营和基业长青息息相关,罗卫东教授指出,“企业制度设计应激励员工成为有道德的人,如果这个企业的制度里通行的是利己主义文化,会损害个体的自主认知,弱化内在本来的固有动机,因为他传达了不信任、不尊重、不公平的意图,这是我们把人当做是自私自利的人来设计企业的管理制度当中会出现的问题。”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积德,企业家道德建设既是他个人的人格成长和修炼过程,也是经营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道德“资本”是绝对无法靠货币资本的投资直接购得的,而只能靠文化和教化的方式来涵育和积累,因此,企业家的以身作则就极为必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家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树立大我的价值观,“通过企业成就人生”。
最后,他对管院学子提出期望,“我们要做有德性的企业家,要办伟大的企业。”
致广大尽精微|2025浙大MBA宣介会
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杜健教授随后发布了2025浙江大学MBA招生政策,就浙大MBA项目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奖学金计划以及申请方式等做了详细介绍。在学科交叉BEST战略下,浙大MBA形成了GREAT培养体系,在这个培养体系下MBA项目形成了一个一二三四课堂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这四个课堂的相互衔接,把学习从课堂内拓展到校园内,再从校园内拓展到产业中,甚至拓展到全球的移动课堂,做到了让MBA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达到以坚实管理理论为基础,同时嵌入科技洞见、人文精神,真正让所有学生在学有所长和特色培养里构筑自己的优势。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浙大MBA”